查看原文
其他

hold住牛娃儿,推得动普娃儿,我们终于逮到了上海滩最受学生喜爱的顾问| 顶级顾问系列

阿驼 爸爸真棒 2021-12-23

和奢侈品一样,国际教育有网红爆品,但百看不厌的还是大师经典款。

上周末的藤校放榜就像是一场时尚大show,中国学子斩获325枚最顶尖美本Offer(←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不少嗅觉敏锐的家长纷纷打探起牛娃们的留学顾问,谁是2019年留学圈的“当红炸子鸡”?谁是家长、孩子心中的顶级顾问?

说到顶级顾问,“爸爸真棒”曾推出过一个系列的文章,当时采访了帮助孩子们拿到“藤校”、“哈耶普斯麻”Offer的几位传奇顾问,引发家长圈热议。接下来,我们“顶级顾问”系列的第二季,更是要精挑细选了。对于“顶级”,我们一直有三个硬指标:

1️⃣实力强,可以帮助孩子拿到顶尖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Offer。

2️⃣口碑好,家长圈和市场反馈都不错。

3️⃣孩子认可,可以真正带领孩子成长。


其实,能做到以上任何一项都已实属不易(可属轻奢品牌),同时兼具三项的更是凤毛麟角,不过,此次“顶级顾问”第二季的开篇主人公,树英学会创始人董堂荣(学生们和家长们都叫他DTR)绝对是实至名归。 

▲DTR和树英学生们

在申请季中,除了宾大、芝大、布朗、杜克、康奈尔、西北大学、范德堡、约翰霍普金斯及卫斯理女子学院和波莫纳学院等顶级大学之外,树英在美本TOP20-30左右的大学更是“霸屏”已久,批量出产了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UC系大学Offer(去年,21位树英学生申请南加大,中了15枚,堪称业内传奇)。 

可能有人会质疑树英的“专一性”,但在笔者看来,树英做的事儿确实是教育的“最高境界”:hold得住牛娃,搞得定普娃。

家长和学生的反馈亦是如此:

“在上海滩,如果要论学生最喜欢的顾问和机构,树英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曾经,一位家长(也是业内人士)说。

“树英是一家注重‘育人’的机构,他们看重的不只是一两年内孩子能够进到什么样的大学(当然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让一个孩子真正挖掘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能让孩子们真正受益终生。”树英往届学生赵馨语也和笔者分享。

到底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不好搞的“00后”们爱上一个留学机构,并纷纷为他打call?除了藤校之外,顶级顾问是如何打造“高定款”大学申请路线的?

为此,笔者来到位于丽园路的树英学会,而且真的去了很多次(逮DTR、大姐和树英可爱的学生们……相信,这在我们的顾问系列采访中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4月3日(周三),我们邀请到了DTR在“爸爸真棒国际教育群”也来聊一聊《史上最难申请季,“缺少个性”的中国学生如何突围》,详见文末海报。

▲走进树英,除了学会的logo 还留着这样一面墙

1

“把教育主权交还给孩子,

世界不会崩塌”

第一次见DTR还是去年准备着手做顶级顾问系列的时候,当时笔者把上海滩有点儿名气的机构都跑了个遍。

后来,DTR帮了笔者很多大大小小的忙,比如求证录取数据啦,了解某某夏校靠不靠谱啦,打听哪些国际学校的学生表现更佳啦等等。除了非常热情地给予帮助之外,笔者还发现了他的另一个特质,喜欢推动孩子去完成任务

下面是经常会发生的一幕。

笔者DTR,你觉得上夏校有什么用呢?

我觉得夏校就是锦上添花,当你把GPA、标化、个性活动等做好了,可以选择上夏校,体验美国大学的学术、生活和环境。我来让我们上过XX夏校的孩子给你更详细的解读……


DTR

然后立刻、马上拉群。 

笔者参加了几次树英组织的活动,联系人、场控、摄影等几乎都是学生担当。这也使树英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热情、有想法、善于沟通,相比于其他绝大多数16、17岁的孩子,他们更像成年人。

树英的孩子都很特别,不像是我们所认为的只会刷题的好好学生’你们是施了什么魔法吗?笔者问。

说到树英的孩子,DTR露出了一贯的“爸爸般”的自豪脸:“不是树英的孩子不一样,而是我们大多数的孩子太一样了。你没有发现吗?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努力把所有人打造成一样的高分好学生,国内去清北复交,国外申哈耶普斯,可是在树英,我们就叫孩子做好自己,每个人都生来特别。”

追寻孩子自己的成长轨迹,原本是极其自然的行为,在我们的教育中却成为了“与众不同”。

站在孩子这一边,DTR和树英的老师们甚至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

比如下面这篇👇👇“树英成长”(树英的学生们在申请结束后,分享过来人感受的文章,数七年如一日,详情可以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光是开头就很让人大跌眼镜:“这世上,就是有些人,即使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不想看到别人的认同和共感”,小朋友写的文章内更是有许多需要被“哔”掉的词汇,这样的文章作为企业号官宣真的好吗?

DTR却很淡定:这就是青春叛逆期男生会说的话啊,为什么不支持呢?

再比如,我们经常会听到,中国孩子在申请中是竞争关系(同一个pool),父母也从小教育我们只要“管好你自己”、自扫门前雪。但树英的孩子却是有爱的、合作的,甚至在申请季的最后关头还互相帮忙审查申请文书(peer review)。

“他们不会抄袭吗?他们不会反感(自己的idea被他人知道)吗?“

“其实当他们从竞争关系转向合作关系时,世界并没有崩塌,孩子们会给彼此更好的建议和启发。”DTR告诉我。

▲学生们在树英传说中的“小黑屋”里赶工——拖延症患者的“医院” 

甚至,如果是成绩可能比较一般的孩子想要冲一冲TOP30时,比如某孩子SAT只有1400多,但想申一般需要SAT1500分的学校,很多顾问会选择保守一些,不要浪费精力去争取小概率事件,但树英会选择支持。

“对于16、17岁的孩子来说,申请季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试一下呢?哪怕只有1%的可能,我们都愿意让孩子去尝试,除非可能性真的是零。”当孩子们选择增加、更换学校,想要冲一冲好学校,想要申一些不一样的专业,树英都会帮着孩子去争取,去说服家长,当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 

“慢慢来,当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更独立、更主动、更有想法了,他们也会选择放手,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

树英每年的树英之夏活动

对于如今的孩子来说,留学意味着什么?排名还如此重要吗?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家庭、顾问老师与自己的关系呢?为此,DTR推荐了几位往届树英的小伙伴们,孩子们的回答真实而深刻(由于篇幅有限,只截取了孩子们分享的部分内容)。

季国臻,树英2013届,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经济学双学位本科,目前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在读。

胡笳乐,树英2015届,圣母大学英语文学系,经济系双专业大四学生。

魏兰,树英2016届,布朗大学比较文学+计算机系双专业大三在读。

李四维,树英2016届,乔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系专业大三学生,拿到Google暑期实习Offer。

赵馨语,树英2018届,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媒学院大一在读。

张嘉麟,树英2019届,在今年的早申请中拿到塔夫茨大学录取。

树英每年的树英之夏活动

2

“信赖孩子,而不是试图控制孩子”

这些“00后”想对家长们说 

收获成长,比收获Offer更令我兴奋

毕业生写树英成长”是DTR定下的传统,在我采访的几乎所有上到95后下到00后的孩子中,成长”也是重要关键词

放弃了清华北大,当然就是要去哈耶普啊!和很多牛娃一样,一开始,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黑龙江最好的体制内高中)的魏兰同学一心想要爬藤,却收到了耶鲁大学的早申拒信。早申请结束时的她,觉得人生很灰暗。那时候的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标化成绩不够好,面试不够突出、领导力也不够强。

“首先,你非常优秀。但美国大学申请和高考不一样,我们不要被分数、排名捆绑了,只有做好你自己才能被最适合的学校录取。” 树英的另一位灵魂人物张道思(被学生们称作大姐)对魏兰说,并陪着她在早申请后一起调整,重新起跑。 

调整心态,调整文书,也调整对美国大学的态度。后来,魏兰成为了东三省第一个被布朗大学录取的学生,还拿到了当年南加州大学在亚洲唯一的全额奖学金。

▲在当年的树英毕业典礼上,魏兰分享道:申请季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过程,而大学四年相比来说要缓慢很多,缓慢到足够让我们重新把申请文书中发过的那些想要拯救世界的誓言重新拿到桌面上来,并且给它们一个新的真实的开始。在她看来,如果能够把文书里的伟大梦想变成小小的行动,优化乡村卫生,过滤精英主义,发展人文建筑,宣扬女权思想,安抚扭曲心灵,改变中国教育……那便是比收获Offer更令人激动的事情,这就是成长。

在理工名校乔治亚理工学院读计算机的上海男孩李四维也有同感,他说:“留学生,尤其是从国内申请出去的学生,往往最缺的就是一个连接学生,提供建议和资源,一起成长的平台。树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最让四维印象深刻的还是树英传统的暑期Essay班,在那里,他认识了许多老同学,也接触了不少新伙伴。他们分享各自的人生故事,在文书的草稿互相评判和互相成长。他们一起前往各个College fair(大学展),一起报名面试,一起讨论选校。在不断的交流中,他们都发现了可贵的怀揣梦想的同伴,并坚信自己践行的理想不只是自己一人的幻想,而是大家都可以努力追求的切实的目标。

对四维来说,成长不仅仅是给予同伴的分享与帮助,更是申请季结束后,对于大学的从心之选。

其实当时四维也收到了几所排名更高、更知名的大学的offer,包括范德堡大学(全美排名14)、南加州大学(全美排名22)、纽约大学(全美排名30),也都是计算机专业。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学术氛围,师生比,更多可利用的资源,于是他选择了在offer里面排名相对最低的乔治亚理工学院。

这个暑假,李四维要去Google实习工作了,恭喜他。

▲树英每年的树英之夏活动

他们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更多人

毕业生带申请季学弟妹,这是树英的另一项传统。以至于外界有不少传言,说树英是个学生带学生的机构

张嘉麟在早申请中拿到了塔夫茨大学的Offer,最近正“拿着低微的工资”给树英的学弟妹们辅导学习、申请。

“在你看来,学长导师的作用是什么?”笔者问。

“首先,树英导师是由中方顾问、外方顾问以及学长顾问三部分组成的。中方老师(DTR、大姐、邓璐姐和佳易姐等)定大方向,外教老师做活动列表、文书修改、写作等专业指导,我们这些刚走过申请季的学生就是给学弟妹支招,让他们少焦虑同时少走弯路。”张嘉麟的回答非常专业,在他看来,这是树英感恩传统的延续。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DTR让我们学会感恩。当我们一起去美国访问学校时,每天晚上他都会建议我们向那天给我们宣讲的AO(招生官)写感谢信。这也养成了我们之后在树英,只要获得了他人的帮助之后,都会道很多次感谢的习惯,不管那个人是学生、文书指导、老师,还是家长。”这也是为什么刚经历申请季,好不容易可以放松的张嘉麟,还是选择回到树英“打工”的原因。

▲收到学弟妹们的感谢卡片,张嘉麟觉得再累也是值得的

希望家长不要将成功的路锁死

树英的孩子都很自觉,你们的家长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关于这个问题,孩子们反倒是像个大人一样给家长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希望能多让孩子自主地去探索自己出国留学的道路。毕竟在我看来这条道路虽然十分艰辛,却也是充满着一定的自由度的。是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己喜欢的大学,家长也自然可以多多尝试放手让孩子自主地去探索。”——张嘉麟 ,树英2019届,Tufts University


“在我看来,高二、高三的孩子已经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个体了,家长如果真的为了孩子好,就应该给孩子们自我成长的空间,给予孩子在专业和学校选择上的自由与信任”——赵馨语 ,树英2018届,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信赖孩子,而不是试图控制孩子,才能让孩子更早拥有独立面对挑战与选择的素质,让孩子自己的人生早些开始。我正是因为被赋予了这些信任,才能按自己的兴趣在高中提前学习一些大学知识,帮助我最终积累了活动经历,并自信地选择了计算机科学这个专业。”——李四维,树英2016届,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对于这个问题,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和统计系,如今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经济学研究员的季国臻更有发言权,他也是树英的第三届学生。

“我希望家长不要将成功的路锁死,不一定要去哈耶普斯才是成功,成功的路有很多,怎么走都可以。”在季同学看来,名牌大学文凭并不是一张“未来通行证”,更不是高薪的绝对保障,只是给未来可走的道路扩充了可能性。

作为一个“学经济的”名校生,季同学非常理性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A同学,哈佛毕业,能力非常强,一个人能做两个普通岗位,薪资要求是50万美金。

B、C同学,普通大学毕业,能力不错,但一个人只能做一个岗位,薪资要求都是20万美金。

从经济学的角度,如果你是老板,不太会聘用哈佛毕业的A同学,因为对你来说第二种方案更实惠。 

况且,哈耶普都是提倡博雅教育,如果你很想要孩子成(赚)功(钱)的话,真的不太合适呢。季同学希望更多家长能以平常心面对名校。

曾经,有个好朋友打比方,说有些机构是“好好学生俱乐部”,听完孩子们的分享,笔者在小本子上写下“树英是酷小孩的快乐王国”几个字。

▲树英2018录取了罗德岛设计学院的王奕文在树英走廊留下的创作

3

不只是申请,

更是一次创新教育实验

“When we’re connected to others, we become better people.”(当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时,我们就会成为更好的人)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虚拟科技的先驱者兰迪·波许(Randy Pausch)说过,这种分享精神让卡耐基梅隆大学成为了世界计算机第一校。

这句话后来成为了DTR的微信签名,也成就了树英学会。

从体制内高中出来,如今在圣母大学念大四的胡笳乐深有体会,在她看来:“树英这个community(社群、共同体)让我认真的去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有什么属于我(不一定非要与众不同,但一定要独一无二)的热爱与梦想”。

直到今天,胡笳乐还是会怀念暑假essay班那阵子,小伙伴们一起出去吃饭,在街上和学术导师、同学讨论PS的方向,一起分担申请季的“苦恼”……

那你们也挑学生吗?在这种看似理想化的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的要求肯定是不低的。

“其实你从榜单就可以看出来,树英有牛娃也有普娃,甚至不少是家长眼里的‘渣娃’。”DTR和我分享,“作为老师,我们当然喜欢学术能力强的孩子,但我们可能在面试的时候更看重他/她的个性和风格。有些孩子看似成绩一般般,但当他津津乐道地分享他感兴趣的话题时,当他聊到宇宙时眼里会有光,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好孩子。”

▲树英2018年毕业典礼

那如果一个孩子看似毫无兴趣、想法呢?你们也收吗?

“我们相信孩子的潜力,而且当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是会产生有趣的、令你惊喜的化学反应的。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招生准则,我们更希望招善良、乐于分享的孩子和家庭吧,尽量少一些“自私的基因”。

我见过许多很牛的顾问,个人能力很强,也带了很多牛娃,但树英不止是做留学申请,更希望开展一次创新教育实验,实验的关键词是同辈影响力、对孩子的信任、对分享精神的坚定。”

这让笔者想起刘慈欣的小说《超新星纪元》,特别有意思,讲的是当地球遭遇超新星爆发,高能射线破坏了人体细胞,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修复并存活下来,我们该如何把未知的、庞大的、充满危险的世界交给孩子?

▲《超新星纪元》书籍封面

智慧的国家管理层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内用游戏教会孩子生产、贸易、选举,甚至战争,带孩子们认识这个国家真正的样子(比如到载运盐和味精的火车前,看到每天惊人的消耗量)……这一切总共只花了三四天的时间。

“是的,孩子们,你们将领导这个国家。”小说里的国家领导人对孩子们说。

其实,不论超新星是否爆发,未来世界的不确定性都等着孩子们来应对,那又为何不把留学申请当作一次提前演练呢?

牛娃、藤校、哈耶普、顶尖顾问……这是笔者经常写、家长也爱读的话题。但“哈耶普斯麻”之外,作为一个教育媒体,我们还应该看得更远,这是树英给笔者的启发,如果你也想要和DTR聊申请、教育、成长,笔者帮大家要到了树英专属通道,可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沟通👇👇

在申请之外,如何培养孩子应对人生挑战的能力?缺乏个性的中国孩子如何在愈发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篇文章实难涵盖全部之精髓,不过,在笔者的百般要求之下,鲜少接受采访的DTR终于答应给“爸爸真棒”的家长们做线上分享了!4月3日(周三)21:00,我们在“爸爸真棒国际教育群”好好聊一聊教育与升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